150天写完15万字 全靠笔记软件flomo帮忙
上周,我在统计写作字数的时候发现,从去年的12月20日到今年的5月18日,这150天内我输出了150+篇专栏文章约10万字,15篇公众号文章约5万字,共计约15万字,相当于每天1000字以上的输出。
并且,这些都是公开发表的成文,不包括废稿,不包括阅读笔记和日常思考,不包括朋友圈发的日常碎碎念(据说我朋友圈的碎碎念也很干货高能量哈哈)……
如此巨大的输出量,是怎么发生的呢?
我想了一下,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,我开通了小报童付费专栏,订阅读者的期待是我的动力,履行约定让付费用户有所得是我的压力。
但动力和压力必须要配合生产力工具,才能有高效产出。对于我来说,这里的生产力工具就是一款笔记软件——浮墨flomo.
我其实已经使用flomo超过一年了,但在最近这几个月才开始深度沉浸式使用——一开始就是为了输出写作,然后越用越体会到它的好,目前已经成为我的主力笔记软件。
这篇文章就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flomo用法,也许可以给到大家一些使用上的思路。
使用超过1年,标签目前有178个,笔记606条
01
搭建标签体系的原则
flomo最大的特色就是它功能强大的标签,但这也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用它的原因——看到很多大神的标签体系是如此完整,我对于如何建立自己的标签体系一时间一筹莫展。
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,想要先「搭建标签体系」,再「记笔记」,却发现我参考很多人的用法费心费力搭建的标签似乎最后也没用上。
后来我明白了,搭建标签体系的第一条原则是:标签体系不是搭建出来的,而是整理出来的,要先「记笔记」,再「搭建标签体系」,而不是相反。
不要试图在一开始就搭建出一套完美的标签系统,最适合你的系统必定是在有一定memo笔记的积累下,慢慢整理出来的。
你会发现,某些知识,你总是很感兴趣;某些话题,你总是很关心;某些人讲的话,你总是很喜欢……在整理这些知识的过程中,属于你的专属标签就慢慢自己「生长出来」了,而这些标签才是最适合你的。
所以,我使用的方法是,先把想要记下来的东西直接记下一条笔记,不管它是一个摘抄、一个灵感思考、一个待办事项……
然后每天找一个碎片时间去整理这些「原始笔记」,有些是重新编辑精简内容,有些是删除,并为笔记们一一打上标签。
等到再过去一长段时间,比如一周后,我再次整理这些笔记,去审视这些笔记的标签和主题,有可能再去合并一些标签。
在我每条笔记都至少「二次整理」的过程中,我的标签体系越来越完善,我对于自己专注的主题也越来越明确。
我目前的置顶一级标签们
02
我的flomo标签系统
我的置顶标签有9个,分别是:复盘、关系、兼职、母题、人物、投资、写作、学习、正念。下面来和大家一一介绍。
复盘,是一个偏「记录」的标签,在它下面有4个二级标签,分别是:
1)todo:这条相当于一个待办清单,随时记录,每天查看,做完即删。
2)持续:复盘当天做的比较好的地方,作为经验记录下来。
3)改善:复盘当天做的不太好的地方,作为教训记录下来。
4)小确幸:复盘当天遇到的让我觉得「人间值得」的小事,比如小伙伴对我的反馈、突然收到的礼物、自然的美好、任何动人的时刻。
关系,是一个包含「记录」和「学习」的标签,在它下面也有4个二级标签,分别是朋友人际,亲密关系,亲子关系,自我关系。
一方面我会把平日里人际关系相关的知识点打上相应关系的标签,另一方面我也用三级标签来记录相应关系的小事。
比如,在「关系/亲密关系/恩爱点滴」「关系/亲密关系/相处实例」的标签中,我记录了和盛先生之间的事情,在我上一篇文章《结婚10年后 我明白了婚姻中的爱情》中就用到了很多这些小事情。
再比如,在「关系/亲子关系/趣事」的标签中,我记录了孩子成长的童言童语;在「关系/亲子关系/教育」的标签中,我记录了孩子教育的思考和实例,是我小报童专栏「记一件育儿小事」系列的素材来源。
兼职,这是一个类似资料库的标签,服务于我自己的兼职,在它下面有4个二级标签:
1)产品:这里记录了我售卖的每一款产品的卖点,由用户反馈和晒单总结出来的用户需求和用户痛点。
2)经验:在销售中遇到的具体事情、处理方法、结果反馈。
3)团队:我的团队招商素材、代理培训流程、代理出现的问题、解决方法。
4)文案:我自己写的转化率比较好的文案复盘,平时看到的打动我的文案拆解等。
母题,这是一个学习的标签,记录了我关心的一些学科,目前有4个子标签:心理学、佛学、哲学、量子力学。
人物,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标签,这里面会摘录我关注的人的文字,他们的行为,比如「人物/孟岩」的标签中,我会摘录孟大的微博和播客观点。
投资,这是我的投资资料库,下有7个二级标签:标的、策略、理念、情绪、日记、数据、指数。
我主要做指数基金的投资,在「投资/指数」中是我关注的所有指数的资料,「投资/标的」是具体的标的相关,「投资/数据」是一些数据观察,「投资/日记」记录当天的操作和投资情绪的波动等等。
这些标签都有三级标签,比如「投资/策略」包含长线、定投、网格三个策略,不断对策略进行复盘、验证、迭代。
写作,这是我的写作资料库。下有4个二级标签:
1)标题:收集一些让我心动的标题并拆解,还有自己想到的一些好标题;
2)故事:收集的故事素材;
3)金句:收集的金句,可以作证观点,让文章更出彩;
4)选题:最近要写的选题我会给它们一个标签,正式开写的时候用起来就很方便。
学习,这也是一个学习标签,它相当于一个传统的文件夹,下有3个二级标签:书籍、视频、播客,相关的内容就放在对应的标签里。
最后一个置顶标签是正念,其下有3个二级标签:
1)洞见:这里放正念的一些观点和洞见
2)实修:这里放实修正念的一些方法和思考
3)冥想日记:顾名思义,记录我的冥想
除了置顶标签,其他我觉得值得关注的主题也会随手给它安排标签,不用担心他们杂乱,我目前有近200个标签,就让它们野蛮生长。
隔段时间去整理时你就会发现,有些似乎不重要、有些似乎很重要,那时再去和其他标签做合并或者进一步细分。
03
如何给笔记打标签
下面我用具体的例子来为大家演示一下,我是如何给笔记打标签的。
第一步,文件夹式打标签
「复盘」「关系/亲密关系/恩爱点滴」「关系/亲子关系/趣事」「投资/日记」「正念/冥想日记」这些,都属于记录类笔记,记录的时候直接打上相应标签就好了。
学习类也是,比如直接在「学习/书籍/爱需要学习」的标签下进行摘抄和记录;孟岩说了一段话特别好,就摘抄并打上「人物/孟岩」的标签。
第二步,母题式打标签
大多数人在第一步之后就算记完了,其实这样的笔记,效率是不高的。你记录下来的东西还是别人的东西,并没有内化。此时就需要二次整理和打标签。
比如,我摘抄了《爱,需要学习》中的一段话,这段话是属于我关注的哪一个母题呢?我可能会打上「母题/心理学/安全感」的标签,再加上「关系/亲密关系」的标签。
那么我从中学到了什么呢?我会在摘抄原句下面打上分割线,用自己的话,简单的写下思考和想法。
这些思考和想法,可以指导我的实践吗?于是我可能还会再打上「复盘/改善」的标签。
哪怕是简单的一个金句,也可以进行这样的二次标签整理:它说了什么?属于我关注的哪个领域?我有什么思考和感悟?能否指导行动?然后打上对应的标签。
第三步,输出式打标签
以上两步让我们对于一个碎片化的信息有了深刻的印象,但它还是仅仅是一个碎片。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和内化,只有靠体系化的输出。
当我整理笔记时,常常会发现其中的联系:这个事例可以和这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,这个金句完美总结了这个观点……于是,写作的灵感就产生了。
我会给这部分内容打上「写作/选题」的子标签,比如我此刻在写的这篇文章,另一个窗口就是flomo中「写作/选题/flomo」标签下的几条内容。
再比如,写上一篇公众号时候用的是「写作/选题/519爱情」的标签。写专栏文章的时候也用过「写作/选题/育儿小事11」、「写作/选题/奇迹」等等标签。
很多人以为,写知识卡片后,就可以依靠这些卡片「拼接」成一篇文章,我觉得不是的。你不能像搭积木一样,仅仅把几张卡片复制黏贴起来,就成为一篇好文章了。
一篇完整的文章,无论长短,都有自己的逻辑和结构,还是要一点点从无到有写下来的,但这些卡片笔记帮助我找到了更多角度和思路。
它能提醒我当时的灵感和想法,给我提供大量的相关素材,供我在写作时候挑选。在挑选这些素材的时候,我就对将要写的主题更加明确和深入。
以下是一些我的笔记摘选。请记住,它们不是在记录下的第一时间就长得这个样子,而是在我不断的整理编辑中,长成了这个样子,而未来它们可能还会继续生长成别的样子。
04
动态笔记的意义
笔记软件最怕的是,笔记只增不减。慢慢地,整个笔记软件都会变成囤货仓库,你都不知道仓库里有什么,更不要说让生产力提升了。
因此,我用flomo的过程,也是不断删除笔记的过程。什么样的笔记我会删掉呢?
比如,「复盘/todo」下的笔记,做完这件事就删掉;
再比如,在「写作/选题」下的笔记,已经主动加工成文,印象自然深刻,我就不再保留笔记;或者我会编辑修改原笔记内容,整合成某个母题下的标签,而删除原来的选题标签。
(这篇文章写完,「写作/选题/flomo」的标签下笔记大部分都会被我删除,但会保留两条放入「知识管理」的标签下。)
还有那些已经内化的知识,不再令我心动的句子,或者我已经不再认同的观点等等,都会删掉。
写到这里大家可能发现了,我贯穿全文的笔记系统,是靠着不断地「整理」搭建起来的,也是在不断地「整理」过程中,我获得了写作的灵感和产出。
可能会有小伙伴问了,这个「整理」的过程,看上去工程量巨大啊!
其实就像家居收纳一样,只要随时整理+定时整理,那么其实是很轻松的,如果长时间不整理,那肯定是工程量巨大;也可以把你的笔记系统想象成你的后花园,剪枝和浇水除虫,都应该是日常工作。
除了自己主动定时整理外,flomo还有一个法宝可以帮助我们对笔记进行被动定时整理——「每日回顾」功能和「随机漫步」功能。
「每日回顾」最多可以每天定时发3条过往笔记到你微信上,对,每次只有1条,一天最多3条,内容可以随机也可以设置特定标签。
我自己设置了一条「复盘」,两条随机内容,每次看到就顺手整理了,有的删除,有的再次加工,有的还能激发新的灵感——几乎每次都会哇塞。
「随机漫步」功能则是系统为你搜寻那些未被列为标签,却多次出现的关键词,并把有这个关键词的多条笔记进行推送,这些也是我写作主题的重要线索。
不过这两个功能以及标签的图案功能都是PRO会员专属的,99元/年的费用,大家可以看下自己有没有这个需求了;自己定时整理也是极好的。
那天我在朋友圈写道,当你开始整理笔记而不是囤积笔记的时候,知识管理才真正开始。有位小伙伴让我「展开讲讲」,这篇就稍微展开了一点哈~
目前阶段,我主要就是在用Notion做项目管理(《用效率软件Notion搭建个人生活管理系统》),用flomo做知识管理。
当然,这都不是「最终稿」,都还在不断的「动态迭代」中,也许明天就又了调整也说不定。如果有较大调整,我会继续和大家分享哈~
此外,在flomo的APP中有「flomo101」,一定要看哦,因为我这篇都没细说基础操作哈~ 里面还有其他达人对flomo的用法介绍。
当然,如果你有更好的使用方法,也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交流哦~
文末给大家两个福利哈:
如果你还没有注册过flomo,那你可以点击「阅读原文」通过我的邀请链接注册,你会获得长达28天的PRO会员(即付费会员版本)体验期。
如果你注册flomo不满3天,也可以输入我的专属邀请码 MzY4NTI ,获取赠送的28天 PRO 会员天数。
此外,如果你注册flomo不满30天,还可以在留言区留言,我在文章发出24小时后再抽取一位小伙伴赠送60天的PRO会员哦,留言内容可以是知识管理心得,也可以是对我的喜欢哈哈哈哈~ Have Fun~
送60天PRO会员的卡哈,书是下个月共读书目哦,不送哈
⭐ 如愿意支持、鼓励我的写作,可在公众号菜单栏的中间项查看并订阅我的付费专栏 冰清的进化史 。
目前专栏已开通150天,有超过150篇、大于10万字的内容,包括未公开的亲密关系思考、育儿实例、时间管理方法、兼职赚钱心法等;专栏读者每月还享有书籍共读、微咨询优惠等福利。我爱你们!